舌尖小特产成就“丝路”大生意
2022-04-11热点新闻
营口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具有挖掘培育和建设特色小产区的良好潜力;营口拥有自贸片区这一良好平台,**的农副产品通过自贸区走到国外,国外的小产区农产品通过自贸区走进**,形成大型仓储、物流集散基地。
核心提示:营口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具有挖掘培育和建设特色小产区的良好潜力;营口拥有自贸片区这一良好平台,**的农副产品。
营口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具有挖掘培育和建设特色小产区的良好潜力;营口拥有自贸片区这一良好平台,**的农副产品通过自贸区走到国外,国外的小产区农产品通过自贸区走进**,形成大型仓储、物流集散基地。
7月6日,随着“寻找小产区”活动走进辽宁营口,山海相依、物产丰富的辽南“鱼米之乡”营口,吸引了**众多农业专家和媒体的目光。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和营口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这项特色活动,展开一幅东北农业在融入**市场中寻求繁荣振兴的鲜香浓郁画卷。
借力港口优势 营口“品味”
在我国陆路口岸满洲里,营口供销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分销点,时值仲夏,虽然不是苹果销售旺季,可分销点工作人员每天仍然忙个不停,每周上百吨贴着“盖州”标签的苹果从这里不断进入俄罗斯。
此时,在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老爷庙村营口供销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守玉留在总部,遥控指挥。老潘告诉记者:“生意好的年份,每天单日交货值超过百万美元,年对俄苹果出口额达4000万美元,公司目前是**对俄苹果出口商。现在,‘盖州苹果’已占据俄罗斯近百分之20市场份额。”
潘守玉在地图上由南向北轻轻一划,从紧邻的鲅鱼圈,指向满洲里——我国的陆路口岸,这一划意味着1613公里的铁路运距:**沿海港口距满洲里近的距离。几年来,营口市这条“营满欧”通道以低成本和效率激发出活力,运量飙升几十倍,货源旺季时每周达到10列,成为**沿海中欧班列密集的港口。
去年盖州苹果减产,价格居高不下,可老潘的苹果出口生意年出口额仍达到了2400余万美元。如今,苹果、西瓜、葡萄、桃、水稻、海蜇、大闸蟹、对虾……这些被经销商和消费者奉为上品、行销**外市场的营口特产,有个共同的身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样的“宝贝”,营口已经拥有 9个,而且还在不断扩充阵营。
“营口”招牌的背后,是农业生产的地缘、技术优势和丰厚扎实的历史底蕴、产业基础。山海相连的地理,带来丰富的物产馈赠,农林牧渔尽有,堪称“北方大农业缩影”;纬度适宜、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水果糖分高、口感好、耐储存;海蜇出口量占各地80%,辽宁绒山羊的原产地,苹果栽培人才的摇篮……营口特产,拥有着很好的品牌优势。
与会嘉宾启动仪式后参观营口特色农产品展示。
目前,营口市正着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努力提升农产品出口,支持农业走出去,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充分利用营口港、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截至去年底,营口市共有注册农产品出口企业74家,出口地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营口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0.98亿美元,位居**第五。
擦亮小产区“核心”品牌 营口“品类”敢为人先。
6月27日至6月29日,世界大米大会暨大米展览会在广州举行,现场共有来自世界各地80余家企业参展。在大米企业竞技比赛环节,**外稻米行业专家从外在品质、蒸煮品质和食用品质三个方面对参展稻米进行了整体评分,营口市的渤海米业“越光”和鹏昊米业“一目惚”品种稻米因其光泽度好,粒型饱满,口感香滑,软硬适中分别获得银奖、铜奖。
对农特产来说,“小产区”才能出精品,提升整体竞争力。营口市毗邻的渤海湾饵料丰富、水温适宜,适合海蜇生长,是我国海蜇的主要产区,品种主要是绵蜇和沙蜇。从“海蜇渔场”到“海蜇工厂”,再到“海蜇市场”、“海蜇牧场”,如今的营口人正在打造“海蜇磁场”。
与会嘉宾走进晨光水产参观。
营口人追逐海蜇进行加工的足迹很广:他们从东南亚到非洲、从俄罗斯到南美,把世界各地的海蜇运到营口加工,又远销到世界各地,使营口成为全球海蜇产业链的核心。目前,**海蜇加工出口所需半成品原料百分之70出自营口,**海蜇加工企业百分之80以上由营口人开办。
为让营口农产品品牌叫响,营口在组织这些土特产品牌进商场、进超市、进机场的同时,参加各种展销会。在省商务厅主办的“辽宁礼物”评选活动中,营口生产的望儿山青花瓷酒等5种土特产品荣获“辽宁礼物”殊荣。
与会嘉宾走进望儿山酒业有限公司参观。
优势已形成,关键在推进。截至去年底,营口市累计发放奖励资金462万元,对获得省级品牌企业给予补助及奖励,**农产品品牌已发展到179个。
传统农特产华丽转身 营口“品质”在传承中创新
“卖不上价”,曾是北方很多农产品共同的烦恼。唱响地域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才能拓宽销路。近年来,营口市 “大念品牌经,稻草变黄金” 让传统盖州西瓜、老玉米、营口大酱等一大批农特产逐渐实现从“产品”到“名品”的“变脸”。
营口特产吸引了与会嘉宾的目光。
今年,黄大寨村小黄旗西瓜又获丰收。带有“营润小黄旗”商标的西瓜在市场上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仅西瓜产业一项,全村收入就突破6000万元,人均收入2万元,并为周边7个村提供就业岗位1500多人次。
相比于水果等经济作物,传统玉米往往被贴上产值低、效益差的标签,成为需要调整替代的夕阳作物。但受客观地理因素制约,不少地区仍以种植玉米为主。营口农佳嫂种植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探索出一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创新利益连接机制,让联合体内的玉米、杂粮等农产品实现产业订单经营、品牌共享,加快了一二三产业深度发展,传统老玉米迸发出新活力。
通过选用非转基因、老品种玉米,还与合作农户签订品质保证书,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实惠,十里八乡的农民纷纷赶来寻求合作。如今,农佳嫂合作社有社员300多户,玉米种植基地近5千亩。
早在 2017年,“农佳嫂”便开始利用电商、实体等渠道将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地。2018年10月份,农佳嫂米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农佳嫂玉米面”品牌当选“2018辽宁礼物”,作为100个特色品牌之一为辽宁产品代言。
大酱在营口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近20家大酱酿造厂家共同托起了“营口传统大酱”这一地方品牌。如今,营口传统大酱经过几十年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在本土和东北三省浓香四溢,而且已经香飘四海,走向**乃至世界。
据不**统计,现在营口市拥有生产营口传统大酱生产厂家20个,注册商标8个,年产大酱超过12万吨。琳琅满目、口味丰富的营口传统大酱摆上了**各大商超的货架。营口传统大酱正承载着营口这座城市的独特风味。
目前,营口市市级以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68家,2018年营口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9.63%,加工业总产值14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万余人。
编后话
一个品牌壮大一个企业,一个企业惠及一方百姓。市场似海,品牌似船。政府的作用就是造好船、掌好舵、护好航、扬好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时代召唤声声真切。先手棋是什么、当头炮打哪里,“小产区模式”主旨的小而美、少而精、贵而尊和倡导的绿色生态、庄园形态、产业发展业态和产区文化的风格情态无疑为营口市推动精品农业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模式。深挖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培育和建设特色小产区,借力营口港物流优势和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平台政策红利,未来营口推动品牌农业更上层楼、跨越式发展指日可待。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相关推荐
买特产就上ZG特产商城,一站式特产服务,面向**招商!
2022-04-11 13:47煮银耳,别乱加水,牢记“3忌5步骤”,20分钟出胶,黏稠好喝
2022-04-11 13:51可贵的贫困群众增收成绩单
2022-04-11 13:49咸宁市今年特产工作——打造“赤壁青(米)砖茶”品牌
2022-04-11 13:45小刺梨 大梦想 貌不惊人却带来滚滚财源
2022-04-11 13:45如果五一不外出旅游,这7种特产美味可以囤一些,好吃美味还不贵
2022-04-11 13:42云南昭通市大关县立足特色农产品 助推当地脱贫
2022-04-11 13:40新发地助涞源土特产进京
2022-04-11 12:00舌尖小特产成就“丝路”大生意
2022-04-11 11:59